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回复: 0

如何做好SaaS二开定制需求?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0

回帖

48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0
发表于 前天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webp

SaaS产品在理论上应该避免二次定制开发,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客户需求的多样性,二次定制开发往往难以避免。
作为SaaS产品经理,面对不可避免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是关键。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做好二开定制化需求?

五个常见问题
首先,我们先来看几个常见的二开需求的问题。
常见问题1:客户不知道你不知道,而你也不知道客户不知道
人与人之间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这类问题——不知道对方不知道。
它的本质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即一方没有意识到对方缺乏某种信息或背景知识,而对方也完全不知道自己需要这些信息。
心理学家约瑟夫·卢特(Joseph Luft)和哈里·英格汉姆(Harry Ingham)于1955年提出了一个心理学模型——乔哈里视窗,非常形象的描述了这种现象。
该模型通过四个象限将个人意识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分别是: 开放区(Open Area) 、 盲点区(Blind Spot) 、 隐藏区(Hidden Area) 和 未知区(Unknown Area)。

  • 开放区:是你跟对方都开放且知道的区域;
  • 盲点区:是你不知道,而对方知道的区域;
  • 隐藏区:是你知道,而对方不知道的区域;
  • 未知区:是你们双方都不知道的区域。
2.webp

乔哈里视窗
举个例子。
客户A希望将员工的考勤异常数据,通过开放接口接入他们的小程序,展现形式与我们App一致,我们初步评估需4人天完成。
但在研发中,客户发现我们App首页显示的员工异常数分为当前自然月和考勤月两种,而他们并不知道,而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不知道,最终是研发过程中,反复沟通了三次才弄清楚,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比如今天是2025年4月25日,按自然月是4月份,但客户的考勤和工资计算可能仍停留在3月份,则员工需要同时可处理这两个月的异常数据。
常见问题2:同一个概念,不同认知造成对需求理解大相径庭。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同样词语在不同语境或认知中,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就会大相径庭。
举个例子。
客户B希望我们提供定薪/调薪接口,以便在第三方系统完成招聘后自动处理员工薪酬。我们初步评估需要4个接口(5人日完成),但在开发过程中与客户二次确认时,发现双方对定薪的定义存在显著差异:

  • 我们系统定薪是针对在职员工,而客户需要针对待入职员工;
  • 客户不希望先获取定薪项,也不使用自定义工资项,而标准系统能力是必须的;
  • 客户需要的定薪项,包含额外补贴项,而它们并不在我们系统现有定薪范围内。
同样是定薪,因为双方对系统与业务认知的差异,结果就会衍生出完全新的需求,预估人日翻倍(即10人日)。
常见问题3:你觉得是需求问题,而客户觉得是产品规则问题。
有时你认为是需求问题,需要跟客户沟通确认,而客户却认为属于产品规则问题,不应该问Ta。
举个例子。
客户C提了一个二开需求,期望自定义一个报表,显示员工每天的出勤工时、加班工时、请假工时等情况,而当你问她:咱们期望什么样的样式?比如一个员工一行多列,还是多行一列
她可能会说:“这不是你们的规则吗?我们的需求是想确认员工有没有连续出勤超过6天,以及查看其工时。”
甚至可能因为前期沟通不顺利,她还会揶揄一句:“你得发挥你的专业能力,不能什么都问我们。”
常见问题4:客户不认同你评估的结果。
一份完整的二开结果,至少包含需求清单、预估人日、报价、解决方案、预期上线时间等,而客户往往不认同的可能是预估人日,它影响报价。
比如你预估了30人日,客户会以“专业”的眼光挑战你的工期,觉得最多15人日就能做完。
比如客户对上线时间不认同,觉得都付费了,为什么要这么慢?
甚至客户不认同:为什么不接受它的付费需求,觉得都付费了,为什么还不能做?
常见问题5:你交付的结果,不符合客户预期。
当你完成上线,客户验收时,可能会出现与预期不符的情况。
比如客户会说:“为什么报表出来的结果会有2位小数,我们只需要1位小数,并且需要按0.5进行取舍?”
或者“为什么还需要我们手动去同步与计算,不能自动吗?”
有时客户可能不愿意支付尾款,声称承诺的内容未得到履行,并要求退款,甚至可能引发法律诉讼。
有时可能会导致客户不愿意支付尾款,并跟你说:“这都是我们提过且在需求沟通中承诺的内容,你们现在都没做到,我要退费。”
甚至最终落到对薄公堂的程度。
当我们把常见问题定义清楚后,如何有效避免就能水到渠成。
我们可以从三大方面进行优化,确保二开需求符合客户预期的同时,又不因需求问题而多次返工,浪费产研资源。

解决方案:从产品原则到流程机制
第一是产品原则。构建完善产品原则,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
我始终认为产品经理是挑战人性的工作,需要应对和处理不确定性带来的各种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是依靠产品方法论和原则,它们能在不确定性中提供一定的确定性。
以二开定制需求为例,我们可以制定以下产品原则:
原则1是资源分配原则:确保二次开发需求占比不超过30%,以尽可能保证不影响标准化产品建设
原则2是需求接受原则:优先接受具有通用性(包括潜在通用性),且客户愿意付费,且不增加额外运营成本的需求。其次,接受签约两年及以上的老客户或新签客户的需求,如果可以通过插件实现而不影响其他客户,则也可接受
否则,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的需求,则不接受二开。
原则3是需求优先级原则:付费二开(通用)> 付费二开(潜在通用) > 标准化需求(通用/高频/阻塞) > 免费二开(插件) > 免费二开(功能)> 其他需求(低频/小体验)
第二是流程。构建需求确认流程,确保双方对概念、需求、方案、报价、预期结果的认知一致性
需求确认的关键流程,采取双重沟通确认的“握手机制”。它是互联网中的一种同步通信机制,用于在数据传输前确认双方的准备状态,从而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同步性。
比如发送方先发送请求信令说:“数据已准备好”,对方收到请求后,回复确认信令说:“已做好接收准备”,双方才会开始传输数据。
同理,在跟客户沟通确认需求以及解决方案时,也应该采取这种“握手机制”。
即使用会议录屏+邮件等方式进行,把需求、规则、解决方案等图文内容,采取一轮视频讲解(复杂需求)+邮件正文(或附件)的形式,与客户完成最终确认,并要求客户回复“已确认”的信令后,才正式推进至研发阶段。
注意:
1、关键内容:一定要把需求、概念定义、规则、方案等重点内容,采取正文形式发送确认,并标注关键点,确保双方对关键信息理解的一致性
3.webp

2、关键价格:一定要把经过评估后的工作量(即人日),采取最小颗粒度原则,明确进行拆分与标记,增加客户可信度,以及便于客户通过砍需求的方式实现“降级”
4.webp

第三是机制。通过建设并践行二开需求机制,确保需求高效落地
需求确认只是二开流程的“急先锋”,后续包括定价、协议签订、订单处理、研发、交付等环节。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需建立一套完善且符合公司情况的流程和机制,严格约束各方按约定内容执行。
它们包括但不限于:

  • 1)沟通机制:采取文档记录,群里同步的双重信息透明化沟通机制;
  • 2)方案评估机制:产品经理采取24小时工作制度完成评估(即14:00前的需求,当天完成初步评估;14:00后,则不晚于次日),以及3个工作日内正式评估(即在完成意向评估与确认后,必须正式给出解决方案与人日报价);
  • 3)定价/折扣机制:2个工作日内,内部提需人必须完成内部的定价或折扣的申请与评估,并完成给客户的报价;
  • 4)签署协议机制:3个工作日内,内部提需人必须完成内部的协议签署、盖章,并发送给客户;二开订单流程:2个工作日内,内部提需人必须完成二开订单流程的确认与审批完成;
  • 5)付款机制:内部完成流程后,内部提需求人必须督促客户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打款(可支付不少于60%前期款);
  • 6)研发机制:以付款时间为起始点,工作量15人日的需求,1-1.5个月内完成交付;15-30人日的需求,3个月内完成交付;30人日以上的需求(一般不会超过60人日),3-6个月内完成交付;
  • 7)项目同步机制:当项目进入研发阶段后,每周至少1次项目进度同步,可采取邮件或群周报的方式进行,直至正式上线交付;
  • 8)项目交付机制:项目上线后,必须采取正式通知客户,并提供对应使用手册,让客户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如验收不通过,则重新评估差异,合理且工期在3人日内,则正常进行迭代优化,否则按新需求重新进行二开评估。
5.webp

专栏作家
邢小作,微信公众号:产品方法论集散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枚在线教育的产品,关注互联网教育,喜欢研究用户心理。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RC

GMT+8, 2025-5-9 22:11 , Processed in 0.08187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