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月入4亿!“短剧一哥”杀疯了

[复制链接]

165

主题

0

回帖

49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95
发表于 2024-3-16 12: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  品牌头版
中国电影市场在龙年开端之际,便以一股强烈的“开门红”之势,宣告了新的一年的辉煌起步。
由贾玲自导自演的《热辣滚烫》,沈腾领衔主演的《飞驰人生2》,还有老牌动画熊出没剧场版《熊出没·逆转时空》,加上张艺谋执导的《第二十条》单片票房均超过10亿元。
在电影票房大战“如火如荼”之时,《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微短剧在大年初四登上抖音短剧热力榜榜首,热力值近千万。
1.png

●图源:网络

而这部短剧背后的出品、发行方,除了咪蒙团队外,还有点众科技。
点众科技自2022年转向短剧领域,业绩持续增长,一时间成为短剧行业的佼佼者。

“文学产业”转型,网剧成时代风口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的闲暇时光被大量碎片化,各种新兴娱乐活动和APP使得零碎时间显著增加。
这种趋势也导致了人们对“阅读”活动的进一步忽视。
互联网的力量,使得社交和视频这两个急需便携和智能化的领域成为了历史舞台的焦点。
比起文字,视频能更加多样化的展示出想表达的内容。
2.png

●图源:网络

也正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支付手段也愈发便捷,广大网民也逐渐接纳了“知识付费”等新型消费观念。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学产业”却似乎已走过了其最为辉煌的时期。
相较于愿意为心爱的书籍买单的人群,如今愿意为钟爱的电影和歌曲支付费用的群体明显更为庞大。
3.png

早在2020年,点众科技还是个网文阅读软件时,曾想上市A股。
但是最重要的两项成本,渠道推广成本、版权成本的占比分别达到61.66%、12.72%,基本都远远超过同行业可比公司。
最终,在刷单等质疑声中,点众科技没能成功登入A股市场。2021年末的最后几天,点众科技主动撤回了创业板的IPO申报。
在网络文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点众科技于2022年作出了战略性的调整,选择了进军短剧领域。
这个决定竟然让点众意外地踏上了时代发展的浪潮之巅,恰好迎合了当下市场的需求。
如今据相关消息透露,去年9月份开始,点众每个月的充值收入,稳定在4-5亿之间。

短剧带动相关产业,横店成“竖店”
在竖屏短剧火热的开拍的同时,甚至传出“横店已经变成‘竖’店”的说法。
虽然从22年下半年短剧市场热度就已经开始,但更多人还是注意到去年多部短剧的出圈爆火。
去年八月,备受瞩目的短剧《无双》仅在播出八天后的收入就突破了一亿元大关,刷新了短剧行业的充值记录。
随后,《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24小时内实现了1200万的充值额。
更令人震惊的是,还有某部已下架短剧在短短24小时内充值额高达2000万。
短剧领域仿佛成了“日赚千万”神话的频发地。
4.png

●图源:艾媒数据中心

根据艾媒咨询的最新数据,中国网络短剧市场在2023年展现出了惊人的增长势头,该市场的规模达到了373.9亿元。
相较于上一年,实现了高达267.65%的同比增长。预计到2027年,中国网络短剧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有望达到1000亿元。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微短剧全年备案数量为398部,2022年备案数量接近2800部,同比增长600%。
2023年上半年我国各网络平台共上线480多部微短剧,超过2022年全年的数量,相当于平均一天就要上线2.7部。
即使强如点众,月入4-5亿,但是董事长陈瑞卿坦言“收入和利润是两回事,我们的毛利率只有10%。”
5.png

●图源:网络

短剧行业对外数字亮眼,实际上利润在个位数,给到平台的投流成本就占到了消耗收入80%甚至更高。
而平均拍摄成本也从去年的10-30万左右涨到了30-60万甚至更多,再除去剧本、平台抽佣等成本后,真正赚钱的短剧比例不大。
尽管近期面临整改,行业内卷加剧,但作为新兴行业,短剧赛道仍在涌入更多新鲜血液。

短剧“护城河”薄弱,整改过后会如何?
同质化严重,最终都将成为网剧与网文的现实瓶颈。当抄袭成为风尚,与文娱相关的一切产业都难以再进一步得到实质的发展。
文化繁荣,只能成为泡影繁荣。
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部短剧想要随心自如的看完,100元都不一定够,营销方面全靠平台推广。
6.png

标准剧场大成本制作的电影票价也只需要几十元,而短剧这个定价真的合理吗?
类似的穿越,转生爽剧,总是刷到一点开就能看前面的几集,再往后吸引人的地方就都要VIP。不得不说,交了钱之后的剧情就有点没“那味”了。
一方面是花了钱心有不甘,明明可以“止住”不看,但是还是因为过于想知道后面的结局与发展而充了会员。
到头来,充了钱后的剧不一定看,花的钱倒成了心里一个疙瘩。
7.png

还有一方面也可能是编剧的“图穷匕见”。
毕竟读者们钱已经花出去了,只需要告诉他们之后的结局与发展就结束了。
在这个短剧盛行的时代,1周拍100集的制作周期,从千万到上亿的票房数字夺人眼球。
根本没有人在乎这部剧能不能成为经典,让人多年后还念念不忘,反而是铺天盖地的短剧让人应接不暇,看完下集忘了上集讲的是什么。
缺少品牌护城河,产品质量不可控,这样的发展恐怕也只是一阵风,不可持续。
现在的“短剧盛行风”,有点像是无根的浮萍,任凭市场的潮流摆动,而缺乏深厚的根基和稳定的内核。
短剧迅速崛起,快速占领市场,赢得了大量的观众和关注。然而,当风头过后,这些短剧是否能够持续吸引观众,保持其影响力和热度,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结语
近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再次公布针对网络微短剧治理的七大举措,包括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等。
8.png

●图源:国家广电总局

随后,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陆续发布公告,相继下架违规微短剧,并对违规推广微短剧的账号进行处置。
政策监管是一件好事,是降温的必要举措,监管有助于防范低俗内容泛滥,确保行业的良性发展。
在陈瑞卿看来,政策监管对那些真正想要在行业中做事、追求卓越的从业者而言,是一种保护和引导。
总的来说,短剧被监管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次监管政策出台之后,不知点众能不能稳住阵脚,冲击“短剧一哥”的宝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RC

GMT+8, 2024-11-3 21:33 , Processed in 0.0983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