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权益体系设计
要做好用户激励,关键是为会员匹配有吸引力的特权和福利。如何来梳理和设计会员权益,值得深入探讨。
1. 产品内部特权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产品自身的属性来发掘可提供的会员特权。不同类型的产品,权益的思路也有所差异。 (1)交易类产品权益
a. 额度差异
对于电商、金融等交易型产品,提供差异化的交易额度,是常见的权益设计。普通用户单笔限额5000元,白银会员1万元,黄金会员5万元,白金会员20万元……通过额度差异,刺激用户交易提升等级。
b. 折扣优惠
为不同等级的会员提供差异化的优惠折扣,也是交易类产品的惯用手段。普通会员9折,白银会员8折,黄金会员7折,白金会员6折……依次递减的优惠力度,将吸引用户通过交易量的提升来获得更高会员等级。 (2)工具类产品权益
a. 功能特权
对于印象笔记、百度网盘等效率工具产品,会员专享特权往往体现在功能层面。比如为付费会员提供更大的云端空间、更快的上传下载速度、格式转换等高级功能。让用户因为对产品依赖的加深,而自愿付费开通会员。
b. 使用额度
功能之外,提供差异化的功能使用额度也是常见的工具类会员权益。免费用户每月最多导出100份文档,黄金会员500份,白金会员不限量……通过梯度化的额度设置,引导用户提升使用频率,从而升级会员等级。 (3)服务类产品权益
a. 增值服务
在线教育、医疗问诊等服务类产品,往往通过增值服务来区分会员等级。比如在线教育平台为付费会员提供1对1导师辅导,医疗平台为VIP用户提供专属医生随时问诊等。匹配不同用户群需求的增值服务,有助于建立用户的忠诚度。
b. 专属服务
差异化的服务响应速度、服务质量也是服务类产品常用的会员权益。普通用户3个工作日内回复,白银会员2个工作日,黄金会员1个工作日,白金会员2小时内响应……通过专属、优质的服务,来匹配高价值用户的更高要求。 (4)社交类产品权益
a. 身份标识
对于微博、小红书等社交类产品,身份标识是会员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头像挂件、会员勋章、专属昵称后缀……通过这些身份标识,满足用户的虚荣心,彰显其与众不同的地位,吸引其主动开通会员。
b. 社交特权
此外,社交互动方面的特权,也能成为会员权益的有力补充。会员专属好友圈、优先发言权、更多互动次数限制、独家表情包等……为付费用户营造专属的社交氛围,成为另一种提升留存的思路。
2. 实物权益配置除了产品内的特权,实物权益也是会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产品自身的资源禀赋,实物权益可分为自有资源和外部资源置换两种。 (1)自有资源权益
一些拥有线下门店、活动场地等资源的产品,可直接将其作为实物权益提供给会员。比如为VIP客户提供专属停车位、快速通道、贵宾室等。相比购买奖品,利用自有资源作为会员权益,成本更低且更具独特性。 (2)外部资源置换
如果产品缺乏可利用的自有资源,还可借助外部合作伙伴来丰富会员权益库。常见做法如与航司、酒店合作,为会员提供快速登机、房型升级等权益;或是与银行联名,让会员同时享受双平台权益加持。外部资源的引入,可在自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撬动1+1>;2的会员权益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