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让抖音疯狂推荐你的视频:抖音算法破解(科学提升视频推流公式​​)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回帖

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
发表于 昨天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webp

抖音官方已经明确公布了它的推流算法机制,现在回过头来看,网上那些教别人如何破解抖音推荐机制的导师们就显得很尴尬了,因为你连基本的抖音推荐算法都是自己”瞎蒙“的,又怎能真正的教会别人怎么破抖音推荐算法呢?
这次抖音官方公布的推流算法内容并不多,只是让我们真正意识到一个问题:一个好的抖音视频不只取决于完播率,还有系统的推荐打分公式来决定的。
2.webp

(抖音官方公布的推流机制图)

3.webp

(抖音官方公布的打分机制)

既然抖音官方已经公布了机制,但是依旧有很多人完全看不懂这些,更不要说如何利用机制去破机制算法,好让自己以后发的抖音视频更容易爆。
今天就让我清晰的带领大家系统的了解这个推荐算法机制。
我先将抖音官方公布的”推流机制图“和”打分公式“整合成一系列的公式/数学公式(我从未对外公布,首发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让大家清晰的看明白。

一、将机制转化为数学公式
第一:基础推荐优先级公式变量说明:
行为概率i:模型预测用户对视频触发第i种行为的概率(如点赞、完播等)
价值权重i:平台对第i种行为的权重赋值(动态调整)
这个”基础推荐优先级公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总结一句话就是:推荐优先级 = (点赞概率 × 点赞权重) + (完播概率 × 完播权重) + (分享概率 × 分享权重) + ……
什么叫“行为概率”?其实就是系统在猜用户会不会对你的视频干点啥。具体啥呢?比方说:

  • 用户能不能把视频一口气看完(这就是完播率);
  • 会不会给你点个赞
  • 会不会留个言
  • 或者分享出去;
  • 再或者是关注你
举两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例子1:如果你的视频一开头就让人觉得特别抓眼球,系统会琢磨:“这小子大概率能看完。”这就是完播概率高
例子2:如果你在视频里喊了一句“点赞的今年发大财!”估计看的人会琢磨:“点个赞呗,又没啥损失。”系统就会觉得,这人大概率会点赞
“价值权重”又是什么?这其实是抖音给每个用户行为打的分儿,代表这东西有多重要。比如说:
例子1:抖音最近想让人多分享视频,那分享的分量就大(可能一个分享顶三个赞);
例子2:要是抖音发现,不少人虽然点了赞但根本没看完整视频,它可能会把完播率的权重调高点儿。
继续给你整俩例子:
例子3:抖音这段时间想推那种不长不短的视频,完播率就变得金贵了。哪怕你视频稍微长点儿,只要用户坚持看完,系统就更乐意给你推荐。
例子4:要是抖音发现,评论区热闹的视频能把用户留住,那评论的分量可能就上去了。你视频评论要是特多,被推荐的机会也就大了。

二、行为概率预测模型(深度学习公式)
示例(逻辑回归简化版):
点赞概率=1+e−(w1x1+w2x2+⋯+b)1
(w为模型训练权重,x为特征值)
这个公式的具体含义其实也很简单:
抖音就像个“半仙”,能瞅出你刷视频时的习惯,然后猜你会不会点赞、会不会看完,甚至会不会分享。这背后其实有个“算命公式”
这个“算命公式”的公式啥样?
它差不多长这样:
“你会不会干啥的概率” = f(你平常的行为,视频的特点,刷视频时的情景)
举个常见的例子:
如果你总是给吃的喝的的视频点赞,抖音就会猜:
——“这小子看到美食视频,八成会点赞,概率80%。”
而如果你从来不看长的视频,抖音又会琢磨:
——“这人不会看三分钟的视频,估计他只会看个10%就溜。”
1.抖音这“半仙”凭什么给你算命?主要是根据三方面的数据来猜你会怎么着:
(1)你的习惯(你这个人的特点)
——你最近都给什么视频点赞了?(比方说你总看小猫小狗的视频)
——你一个视频能看多久?(有的人5秒就滑走,有的人一定看完)
——你是不是关注了一堆类似博主?(比如健身博主你有10个)
举个例子:
如果你昨天刚给一个“减肥教程”点了个赞,抖音立马觉得:
——“这家伙对减肥感兴趣,接下来看到类似视频,点赞概率提高30%。”
(2)视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内容特点)
——这视频多长?(15秒?还是3分钟?)
——用了什么背景音乐?(这歌是火的还是没人听的?)
——带了啥标签或者标题?(比如#搞笑 #实用技巧 #感情故事)
简单举个例子:
要是某个视频用了眼下爆火的音乐,抖音就琢磨:
——“这背景音乐那么火,那这视频的点赞概率提升20%。”
要是视频标题里写着‘教程’俩字,抖音寻思:
——“爱学习的人大概愿意看完,整个视频被看完的概率加上15%。”
(3)你在什么情景下刷视频(也就是场景)
——你几点刷的?(是早上上班路上?还是晚上睡觉前?)
——你用的啥手机?(iPhone还是安卓?)
——连的WiFi还是用流量?(抖音知道WiFi用户往往更有耐心看长视频)
比如说,你半夜11点躺床上刷抖音,抖音立刻判断:
——“这个点儿用户想看轻松搞笑的,来,给他推几个逗乐的视频。”
你要是在外边用流量刷视频,抖音心想:
——“用流量的可能不想看太长的视频,推点短小精悍的吧。”
2.抖音怎么“算”出这些概率的?(说点简单的数学)尽管抖音用的那套AI可复杂了,但你可以拿“考试打分”来做类比,这好懂吧。
粗糙版的公式大概长这样:
“点赞的概率” = 1 / (1 + e^-(w₁x₁ + w₂x₂ + … + b))
不大好懂?没事儿,分解开就明白了:
x₁, x₂…:这些代表视频的不同特点(比如“时长”,“背景音乐火不火”)
w₁, w₂…:这代表抖音给各个特点打的分(比如它觉得背景音乐的热度可能比时长更重要)
b:基础分,这就像考试里的及格线。
比如抖音已经摸出来:
— “用了热门背景音乐”(给这个特点x₁打1分,w₁重要性打2分)
— “视频就15秒”(x₂打1分,w₂重要性打1分)
— “你以前爱点赞这类视频”(x₃打1分,w₃重要性打3分)
— 基础分b呢,就算0吧。
这么一算:
“点赞概率” = 1 / (1 + e^-(2×1 + 1×1 + 3×1 + 0)) = 1 / (1 + e^-6) ≈ 99.7%
这就很直观了,抖音能猜:
—“这个视频你基本百分百会点赞!”

三、多目标价值评估模型公式
动态权重规则:
平台定期调整α,β,γ等参数(例:近期侧重「分享」则γ↑)
中长视频补偿机制:完播率=行业基准时长实际播放时长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抖音其实悄悄给每个视频打了一个“隐藏分数”,分数高的就被狂推,分数低的基本上就没人搭理。
那这个分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呢?简单来说,大概是这么个公式:
视频总分 = (完播率 × α) + (点赞率 × β) + (分享率 × γ) + (关注率 × δ) + 其他因素

这几个字母到底什么意思?一个个说吧。

  • 完播率:就是有多少人把你的视频从头到尾看完了。看完的人越多,这个完播率就越高,你的分数也跟着上去。
  • 点赞率:多少人给你点了赞,这个不用多解释吧。
  • 分享率:有多少人把你的视频转发出去了。
  • 关注率:因为你这个视频,有多少人关注了你。
α、β、γ、δ:这些是抖音给每个行为打的分值权重,它不是固定的,抖音经常会根据情况调整。
再说说什么是“动态权重”。抖音会时不时调整这些系数(就是α、β、γ、δ这些)。假设抖音这段时间发现,大家通过分享能带来更多新用户,那么它可能就会把分享的权重(γ)调高一点。也就是说,分享这个行为在计算总分时变得更重要了。
比如说
如果抖音现在这几个权重是:

  • 完播率(α)= 5分
  • 点赞率(β)= 3分
  • 分享率(γ)= 4分
而你的视频数据是这样的:

  • 完播率 = 60%
  • 点赞率 = 40%
  • 分享率 = 20%
那算下来你的视频总分就是:
60% × 5 + 40% × 3 + 20% × 4 = 3 + 1.2 + 0.8 = 5分
但假如抖音发现分享真的特别重要,就把分享的权重(γ)调成6分,那这个时候,你的新分数就变成:60% × 5 + 40% × 3 + 20% × 6 = 3 + 1.2 + 1.2 = 5.4分
这样,分数就跟着涨了。
另外,抖音还搞了个中长视频的“补偿机制”。因为抖音知道,长视频更难让人坚持看完,所以它会“照顾”一下长视频。具体咋补偿呢?完播率不是简单看多少人看完了,而是看你视频的实际播放时长除以一个行业基准时长
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的视频是1分钟,但同类视频别人平均就看30秒,那你的完播率会被放大,也就是说,抖音会觉得,你看,你的视频尽管长,但大家多看了这么多,不能让你吃亏,于是给你更多的分。
就这样,抖音的推荐算法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不论你是发短视频还是中长视频,都会有一个合理的分数来决定你能不能火。
这种打分机制其实说白了就是刺激你去发那些更能引起互动的内容,想让每个视频都多点人看,多点人转,因为这样,对平台和用户来说都是双赢。

四、实时反馈修正公式
权重i(t+1)=权重i(t)+η⋅(实时行为率−预测行为率)


参数说明

  • η:学习率(分钟级更新)
  • 实时行为率:当前时段用户实际行为数据
这个公式的具体含义是:抖音算法是怎么边看边改的。
抖音的算法其实挺像一个不断改卷的老师。你发的视频,它会先自己琢磨一下:“这视频估计有50%的人会点赞或者看完。”这是它的预测
然后,视频发出去了,它就开始盯着用户的动作,看看多少人真的点赞、看完了。哎,结果发现,诶,实际点赞率有70%!这就是它的实际观察
看到数据出来后,算法马上就行动,寻思着:“哟,比我预想的要火啊!那行,我得多推推这视频。”于是它把你的视频推荐给更多人,这就叫调整权重
再用大白话拆解一下这背后的公式——

  • 新权重其实就是下一分钟这视频能拿到的流量,抖音是每分钟都重新算你的视频该有多少曝光机会。
  • 当前权重呢,就像现在“点赞”这行为的“分量”,假设现在是3分。
  • 学习率说的是抖音调整的速度。打个比方,学习率如果是0.1,它调整起来就慢,像温吞水。但如果是0.5,那调整起来就像个暴脾气。而抖音,属于后者,分分钟大刀阔斧地改动。
  • 打脸程度挺有意思,就是实际表现和预测之间的差距。如果实际比预测好(比如你预测50%点赞,结果有70%),那算法会立刻加权重:“哎哟,低估了,得多推点。”要是实际比预测差(比如预测50%,结果只有30%),它就会立马减分:“算了算了,少推点吧。”
来看个具体例子
假设,你现在的“点赞”权重是3分,抖音原本预计你的视频会有50%的点赞率。但视频发出去后,前5分钟,真真实实的点赞率有70%!而且抖音的学习率还设得比较猛,η=0.3。
那它怎么算呢?新权重就是:
3 + 0.3 × (70% – 50%) = 3.06分。
你看,虽然只多了0.06分,但抖音每分钟都这么调,几个小时后,权重就可能蹭蹭地往上涨。
最后,因为这视频实际数据比预期的要好,抖音自然要把视频往更多人的推荐页塞,顺便还把“点赞”这个行为的权重稍稍提了一小把。
简单来说,抖音算法就是在不断地预测、对比、调整,像个见机行事的老师,时时刻刻根据你的表现修正对你的关注度。越好,越推,越推,越好。

五、冷启动流量分配公式
抖音给你新视频的第一波流量,其实看三点:
基础流量(算是平台给的小福利)每个新视频都会有个三五百的播放量,这事基本没跑。你可以把这理解为抖音给你的一点“甜头”,试试你的视频是不是受欢迎。
账号信用分(看你是不是靠谱)加分方面(有三种)
1.经常发自己的好内容。
2.不违规、不搞刷赞那些小动作。
3.多和观众互动,评论分享多,平台肯定喜欢。
扣分方面(也有三种)
1. 要是直接搬运别人视频,被发现可就麻烦了。
2.发些不该发的词或者低俗内容,直接限流没商量。
3.突然发硬广,系统会觉得你是营销号,立刻打入冷宫。
如果你的信用分高,抖音一开心,多给你几百播放都有可能;要是分低,也就给你一两百打发了,甚至直接不给曝光。
相似度(说白了,蹭热度的能力)抖音会看:
你的视频标签和最近热门的像不像。
背景音乐是不是和当下火的那个一致。
封面是不是最近流行的那种。
如果各方面都和热点沾边,抖音会觉得你这视频也可能火,大方给多点流量;要是差得远,它可能就觉得你这视频没啥看头,随便给点打发了事。
举个例子:
A账号,信用分高,视频也像爆款:
初始播放量大概能有个500 × 1.2 × 1.5 = 900左右。
B账号,信用分低,视频也没蹭上热度:
初始播放量可能就500 × 0.8 × 0.6 = 240,估计难有什么起色。
简单说,A视频有更大的机会火,B视频可能就这样默默无闻了。就是这样,靠的还是自己的内容和选择蹭热点的小技巧。

六、用户兴趣衰减模型公式
用户兴趣权重=e−λt⋅历史互动强度


  • λ:衰减系数(如30天前的点赞权重降至10%)
  • t:行为发生时间距离现在的天数
抖音其实挺“健忘”的,就像人一样,昨天的事儿记得清楚,时间一长就慢慢模糊了。比如你昨天看了个宠物视频,顺手点了个赞,抖音马上给你推一堆类似的,恨不得刷十条有九条都是小猫小狗。但你要是半年前点赞过健身视频,抖音基本上就当没这事了,再难刷到相关的。
怎么理解这“忘性”呢?可以拿个简单的公式说事儿。
(1)e⁻ᴸᵗ——兴趣“过期”的速度
这公式看起来复杂,其实说白了就是个时间因子,体现你对某个东西的兴趣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弱。这里的λ(衰减系数)代表抖音的“忘性”有多快。假设λ等于0.1,意思就是30天后,你对某个内容的兴趣就只剩下10%了。而t就是离你上次互动过去多久了,比如3天,或者30天。
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λ还是0.1:
10天前点了个赞,那这时候兴趣权重差不多还剩个37%的样子,抖音可能偶尔还会给你推类似的视频,但不会像一开始那么疯狂。
你要是30天前点赞的,权重就只剩5%左右了,这时候抖音基本就当你已经不感兴趣了,很少会再推相关内容。
(2)你当时多“上头”也很关键
除了时间,你当时的互动程度也很重要。你要是不仅点赞,还评论加分享,抖音就觉得你特别爱这类视频,接下来会给你推一堆相关的。但你要是就随手点个赞,抖音也可能觉得你只是一般喜欢,推得就没那么勤。
比如说:
你昨天又点赞又评论还分享了一个视频,抖音立马就明白了,你这段时间肯定迷上了这种内容,接下来几天它会源源不断地给你推类似的东西。
如果你就随手点个赞,抖音觉得你可能兴趣不大,也就是偶尔给你推一点。
抖音到底怎么用这个逻辑呢?
1. 短期兴趣——记得特别牢
最近几天的喜好抖音都给你记在小本本上,比如说你今天搜了“减肥”相关的内容,明天一打开抖音,全是减肥视频等着你。
2. 中期兴趣——偶尔想起
要是一个月内你点了赞或者看了相关内容,抖音还会时不时地给你推一推。比如上个月你看了一些旅行视频,这个月说不定还能刷到几个,但不会像一开始那么多。
3. 长期兴趣——忘得差不多了
但时间再长点,抖音基本就“失忆”了。比如你半年前点赞过游戏视频,抖音早就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推送也就很少再出现相关内容了。
这就像是你对某些东西的兴趣也会随着时间慢慢变淡,抖音只是在用一种数学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了而已。

七、生态护栏约束条件公式
平台通过以下约束过滤内容:
参数含义:
θ₁:内容安全最低阈值,低于θ₁直接限流/下架
θ₂ :营销号判定最高阈值,超过θ₂降低推荐权重
[θ₃,θ₄] :内容多样性合理区间,低于θ₃=太单一,高于θ₄=太杂乱
这又是什么意思?
其实抖音的那套算法,其实就跟火车站安检差不多,视频得过三道关卡。
头一道关:内容安全(θ₁)
这以下几条是高压线,碰了立马被拦:
1.露骨的、暴力的画面(就算是打码了也没用)
2.涉及敏感话题的东西,像什么政治、谣言、社会上的负面消息
3.偷别人的内容(要是被人举报,直接扣分)
过关的小窍门:
敏感词可以玩点谐音梗,比如用”VX”代替微信。
碰到有争议的话题,只摆事实,别站队。
影视剪辑这类的,你得加点明显的二次创作,不能直接搬。
第二道关:查你是不是营销号(θ₂)
这些行为很容易被判定为营销号:
1.连续发三条带货视频
2.评论区一堆回复”私信获取”的
3.视频里亮出联系方式超过2秒的
应对策略:
带货视频不要连着发,中间插条干货内容。
微信号可以做成动态水印,每秒挪个位置。
说话尽量自然点,比如”需要完整清单的宝贝,看我主页第一个视频”。
第三道关:看内容是不是多样性(θ₃-θ₄)
这两点是系统不太喜欢的:
1.内容太单一(比如,一连十条都从一个角度口播)
2.内容太杂(今天讲美食,明天聊财经,后天又说情感故事)
最佳的平衡策略:
主打的内容占八成(比如,健身账号大部分发训练教程)
穿插两成相关扩展内容(像健身的饮食建议,装备测评这些)
固定3到5个内容模板,轮换着用(比如周一干货、周三拍个vlog、周五来个问答什么的)
举俩例子给你看看实际效果
假设抖音现在的阈值是这样的:
安全分θ₁=60(不到60分直接限流)
营销号θ₂=30%(超过就降权)
多样性θ₃=3类 θ₄=5类(每10条视频得包括3到5个不同方向)
账号A(犯规的例子):
一连发了好几条手机壳广告(营销概率45%)
视频背景永远是白墙(这也太单一了)
被发现用了剪辑软件的去水印功能(安全分掉到55)
结果,直接进”小黑屋”了。
账号B(优质案例):
做手机测评的,但每周发一条”数码冷知识”(这叫保持多样性)
带货视频都有实际测试环节(把营销概率降到了25%)
用”果机””卓机”代替敏感词(安全分75)
结果,得了更多推荐流量。

终极大招破算法公式来了
上面根据抖音官方公布的推荐算法机制整理成了7条公式,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根据这7条公式来做抖音,好让我们的抖音能经常出爆款呢?
我们废话不多说了,直接上干货!
第一步,你得让观众更想跟你互动公式先放着,简单说就是——让观众更愿意动动手,比如点赞、评论啥的。你想啊,观众点开你视频,看还是不看,是不是往后瞅瞅,那是算法最先盯的。所以,一开场你得搞个钩子,勾住他们。
具体咋操作呢?

  • 前3秒,砸个悬念:(举例如)“嘿,99%的人还不知道的技巧,你想知道不?”
  • 快结束时来个反转:(举例如)“最后3秒,绝对颠覆你认知!”
  • 秀战绩:(举例如)“我就用这个法子,涨了10万粉,你不想试试?”
你得隔个15秒左右,就抛个互动点出来。
这么来:

  • 让人双击屏幕:(举例如)“双击解锁隐藏技巧!”
  • 让人评论:(举例如)“想拿到这秘笈?评论区扣666!”
  • 让人分享:(举例如)“快@你的好友,来挑战下!”
这么做,不光是互动高了,视频在算法那的分也上去了,一举两得。
第二步,让视频的分量在算法眼里更重说白了,就是视频的总分,要看几个关键点:完播率、点赞、分享、还有关注。你想,这几个点越亮眼,算法自然会更爱给你流量。
具体咋提升呢?

  • 完播率,你得捉住它:视频长度控制在23到28秒,最好,长了短了都差点意思。
  • 点赞率,你可以试试这么说:(举例如)“点个赞,下次好找,不亏!”
  • 分享率,你得讲:(举例如)“这好东西,赶紧转发给需要的人!”
  • 关注率,不用太直接,说点诱导的话:(举例如)“明儿还有更猛的,不关注就亏了!”
看见没?这都是简单能做的,主要就是让观众觉得看你的东西,值!
第三步,利用算法的实时反馈调教它说白了,就是让算法快速调整对你的视频的反应。小技巧是:自己先悄悄刷一波流量
例如:

  • 发出去后1小时,用小号从头到尾看一遍,憋点赞,先走一遍完播。
  • 再过个15分钟,主账号出马,点赞加收藏,让人觉着这视频确实有点东西
  • 找不同IP的号,丢几条走心的评论,让他们多唠唠
  • 如果有钱,投点 DOU+ 也行,记住:找相似达人粉丝,这样来得更精准。
第四步,打破视频初始流量的那堵墙就是咋让你视频新出来那会儿,抢到第一波曝光,越多越好嘛。
该咋干?

  • 抄爆款,怎么说?就是看看最近的爆款视频,模仿它们,用一样的BGM、封面、标签啥的,借它们的势头
  • 遵纪守法,就是别动歪脑筋——不刷赞、不买粉,不该碰的词离远点儿
  • 选好发布时间:找准你的流量黄金时间,平常啥时候人最多,那一测便知,像晚上8点到10点那种。
做过这茬儿,初始流量有了保证,算法一见你这个人——哦,不赖,可以多推推。
第五步,别撞到平台的各种“黄线”平台规矩你不用一条条背,就是让你做一个像真用户的号,别像个带货机器似的只管卖东西。得偶尔发点生活味儿的东西,人算法才不会觉得你是营销号。
操作要点:
当个“真人”,有时候也发点接地气的,生活碎片挺好,还带点儿普通剪辑小毛病,轻微的剪辑瑕疵啥的,真点儿。
避雷,别乱用词,特别那敏感词、关键词的,来点谐音梗,**像“微信”你可以说“VX”**啥的,小机灵鬼一样能避开雷。
总的来说,我们有一个终极套路:

  • 开头扔炸弹钩子,让完播率(α)上的去。
  • 15秒扔互动的炸点,点赞分享(β+γ)得多多的
  • 发布后一小时,上人工拉流量,让反馈立马见效(η)。
  • 模仿爆款视频外加定点发,突破冷启动前期流量不足的问题
  • 定期来点儿“不沾边”的内容,别光一套,减少营销号味儿。
心法你要牢记:要让算法觉得你的视频能让它更好完成它的KPI,那你自然而然就进它的心里去了,推起来妥妥的!
做到这步,大家都等着看你的视频火爆吧!
本文由 @抖知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RC

GMT+8, 2025-4-6 14:15 , Processed in 0.11651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